2013年文件

化工学院本科课程设计管理细则 化工教 [ 2013 ]12 号

作者:   时间:2016-07-19   点击数:
课程设计是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课程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为规范学院本科课程设计工作,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一门或几门课程中有关知识综合运用,对学生进行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能力。其目的是:
1.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工作能力。
4. 训练并提高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备)设计、工程(工艺)绘图、运用标准与规范、应用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
第二条 课程设计的要求
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设计的难度和工作量应科学、合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题目应由指导教师选定,并以课程设计任务书形式分别下达给每个学生,选题及确定设计任务的基本原则如下:
1.应与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相一致,即选题的设计内容应包括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及技术知识,但课程的并列内容可选作其中之一,不必求全。
2.题目应结合实际,可选对本专业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型工程,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或由实际工程加工删减而成,应注意符合工程实际,原始资料及设计要求合理。
3.设计工作量(包括确定方案、设计计算、绘制图纸、书写说明书等)的确定应以绝大多数学生经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完成为限,既要避免工作量过大,学生负担过重,也应避免内容简单,要求不高,学生得不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
4.每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题目,提倡选用多个题目。但课程设计任务书必须分别下达给每一个学生,彼此之间原始资料尽可能不完全相同,以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避免相互抄袭。
5.为及时反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课程设计题目应不断更新,经常变换题目的类型或增加广度、深度。
6.课程设计题目及任务书、指导书由指导教师拟定后提交专业负责教师(教研室主任)审查批准。
第三条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 指导教师要熟悉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清楚本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培养计划中地位和作用。每教学班尽量配备2名及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
2. 严格按培养方案要求制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根据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拟订题目和课程设计指导书(包括课程设计目的、内容、要求、进度、成绩评定等)见附件1,制定具体考核形式(一般应采用平常情况和课程设计最终成品相结合方式)并于课程设计开始时向学生公布。做好课程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教师下达具体指标和设计要求,并作必要的辅导,扼要地介绍设计方法,交代有关参考文件及资料、手册等。
3.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提出独立见解,适当组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4. 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5. 严格要求学生,使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教学自始至终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不能放任自流。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应要求学生重做。
6.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每天到位并做具体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督促和检查课程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7. 认真审核学生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仔细评阅,评定成绩,做好总结。
8. 课程设计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在二周内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报告书》(模板见附件2,存档时与《课程设计任务书》合订)及图纸(作品)、成绩考核表、分析报告等资料整理,统一装入试卷袋,送至学院教务室存档。指导教师应认真总结课程设计情况,写出课程设计分析报告。
第四条 对学生的要求
1. 学生必须修完课程设计相对应的选修课程,才有资格做课程设计。
2.学生应熟悉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了解必要的原始资料(如工艺、建筑、气象资料等)。
3.学生应学会使用与之有关的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产品样本及参考资料。
4.学生应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5.学生应正确运用所学专业理论,进行各部分内容的设计与计算,采用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与数据正确,计算无误。
6.学生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与设计有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表现方法简洁明了,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7. 使用规定的课程设计用纸与封面,按要求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并装订成册;学生应绘制专业工程设计图,运用图面表达设计意图,图面要求符合制图标准与专业工程图的有关规定。一律用工程字书写。图纸主要内容,根据课程性质应达到专业工程设计中扩大初步设计图纸的深度并注意施工的基本要求。应将所有材料一同装入学校规定的试卷袋内。
8.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按时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工作,不得抄袭或拖延。
第五条 成绩考核
1.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要严格、规范。根据学生设计表现、设计方案、报告书、图纸、程序、计算、作品等完成质量情况,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2.评定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并参考设计过程中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独立工作能力及学习态度等的表现。发现有抄袭,代作者一律以作弊论处,成绩记0分,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成绩评定表见附件3。
3.成绩按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第六条  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及质量监控
1. 为确保课程设计质量,各系应选派学术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指导能力、教风严谨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的教师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
2. 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把握好其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大小,原则上相对稳定。同时,要随科技发展、生产实际变化等适时予以更新。
3. 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要保证足够的在岗指导、答疑时间,及时解决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4. 各系要提早申请课程设计场所,以便于教学和督导。
附件:1. 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2. 课程设计报告书模板
3.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2013-12-20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难度较大,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丰富且得当,分析问题能力强,工作量饱满,完成质量高,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良好: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丰富且得当,分析问题能力较强,工作量饱满,完成质量较高,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中等: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得当,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工作量较饱满,较好地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及格: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较清晰,框架结构较合理,文献资料运用较得当,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工作量较饱满,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不及格:学生态度较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不清晰,框架结构不合理,文献资料查阅与运用不充分,工作量不饱满,未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附件1: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题目格式:宋体,3号,加粗,居中对齐,上下空一行)
一、目的任务(格式:宋体,4号,加粗,两端对齐)
二、设计内容
三、时间安排
四、设计工作要求
五、成绩评定
六、参考文献
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不得使用铅笔书写。)
(正文:正文内容层次序号为:1、1.1、1.1.1……)
(正文格式:宋体,小4号,不加粗,两端对齐,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为0行)
(页边距:上50px,下50px,左62.5px、右50px页码:底部居中)

附件2: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
起始日期
教师签名:
日期:

(另起页)
课题名称
一、选题背景说明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二、方案论证(设计理念)
说明设计原理(理念)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包括:重点说明要实现的功能及其要求、系统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应用的运行环境及其性能等要求。
三、过程论述
重点说明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包括: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要求:每个图都必须有文字说明,图前说明为什么使用该图、图的主要作用;图后说明图中各成分的作用,和成分之间的交互或图所表达的流程。
四、结果分析
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五、课程设计总结
总结可以包括:课程设计过程的收获、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课程设计实现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等。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参见《华侨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程》华大教〔2013〕106号文中规定。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592-6162300
版权所有 1996-2009 华侨大学   闽ICP备11002060号-4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